,赵道元便静静等待秦淮答复。
“可以。”
秦淮想了想,反正是要出版的,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直接便把笔记本递给赵道元。
赵道元兴奋的接过,带着浓浓的兴致翻开。
印入眼帘的是简笔图、密密麻麻的字眼以及分析资料。
看不甚懂的赵道元翻开下一页,依旧是触目心惊的蝇头小楷,再翻,依旧如是。
惊了!
赵道元抬起头,神色古怪的看了一眼秦淮,然后哗哗往后翻,快速浏览一遍。
厚厚的笔记本将近三百页,六百面,全部写满了资料!
每一面,都是一件玉器的详细描述,以及拓展分析,融汇了各类偏僻又庞杂的知识。
后方凑过来围观的藏家和玉雕工匠们纷纷错愕万分。
大佬的笔记本,竟恐怖如斯。
“秦核舟真乃神人也。”
这个笔记本让他们深刻的领悟到了,什么叫做秦核舟的‘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如此深的功夫,哪怕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了。
难怪秦淮一飞冲天,短时间内成为了玉雕、核雕圈绕不开的一位名师。
不少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