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舱、生命保障舱、美国实验舱、日本实验舱、欧空局的“哥伦布”轨道设施等对接,形成空间站的核心部分;另一部分是在美国的桁架结构上,装有加拿大的遥操作机械臂服务系统和空间站舱外设备,在桁架的两端安装四对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这两大部分垂直交叉构成“龙骨架”,不仅加强了空间站的刚度,而且有利于各分系统和科学实验设备、仪器工作性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宇航员出舱装配与维修等。
赵中遥现在想要设计一个空间站,就要首先想一下他知道的空间站是什么样子。
当然,国际空间站是后来的产物。最开始的空间站,并不是这样的复杂结构。最早的空间站,只是一个太空舱和一个对接口,其实,就是一个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太空船。
这样的太空站是最早的太空站,是单模块的太空站,也是最简单的太空站。只是后来,这太空站就发展的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最后,人类就建造了一个超级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赵中遥虽然对国际空间站的结构也有所了解,可他知道,以华国现在的技术,想要一下子就建造一个长度七八十米,宽度一百多米,质量四十多吨的超级空间站,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而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