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也当过主讲人,更是听过无数的讲座,而那些讲座大多讲究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完事儿后摆一桌酒,招几个圈内人拉拉关系,于是讲座变成了秀场,主讲人也成了到处走穴的“艺人”。
北大学生的热情不让丝毫,这两年校园里诞生了各式各样的社团。开学不到半个月,林维桢已经遇到过十几个拉他入伙的人了,诗歌、文学、外语、法律、经济等等领域的社团不一而足。
林维桢一向对高校社团兴趣乏乏,前世的学生时期如此,做了老师后,依然如此,对学生参加社团既不支持鼓励,也不反对阻挠,完全是一副冷眼旁观的姿态。
不过,林维桢倒是对一个叫做“学友”的社团有了兴趣,这个社团由几个77级经济系学生会成员组织发起,并且拥有内部刊物《学友》。
《学友》创刊于1979年初,文章主要来源于经济系学生的投稿,到9月份开学前已经办了三期。《学友》以其清新活泼的风格,敢于解放思 想、发表独到见解的创新精神 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得到了系里的支持。
这两天,学友社与南开、厦大、人大等七院校经济系和社科院研究生院学生学术团体共同发起,向全国各大学倡议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