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好,就想来见识见识。要不您老给我讲讲这里面的门道?”
老汉笑呵呵道:“藤器厂的主意你就别打了,人家那是国营工厂,一般人买不到。你要是买的不多的话,就得挨家挨户去打听,运气好的话,能收到些零头。”
怎么跟昨天郑大姐说的不一样啊?
林维桢纳闷道:“不是说黄岐人人都会编藤器吗?”
老汉鄙视道:“会这门手艺的人都在国营工厂干活,也就趁着晚上那点时间好的资本主义尾巴。”
林维桢又拐弯抹角地打听了几句,最后才知道这个老汉只是个普通老百姓,跟藤器厂半毛关系都没有。
不过从老汉口中打听到的这点消息,也并非无用,总还是有那么一点价值。
接下来就是要验证这些消息是否属实。
见天色还早,而且还是夏季,林维桢也不急着找住处,雇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往盐步镇赶去。
跟三轮车的主人聊了一路,他的话跟老汉的大同小异。
下了车,付了车钱,林维桢背着包沿着崎岖不平的石板路往前走,走到一家,便停下来跟主人聊上几句。
顺手买了几件藤制品,发现这些藤制品确实比昨天郑大姐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