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印尼采购的高品质藤原料,你弯一弯看看它的韧性”。
林维桢拿着藤条打量了一番,没看出什么不同,于是将藤条反复对折,果然相当有韧性,怎么折都折不断。
“印尼的?怎么跑那么远买?”
陈厂长道:“印尼藤饱满匀称,纤维含量高,而且粗壮,最粗的藤能有婴儿胳膊粗细。咱们厂跟外面的家庭作坊可不一样,生产的藤器基本不内销,主要用于出口创汇,所以对原材料品质要求相当高,毕竟不能砸了咱们中国的牌子吧”。
林维桢心里一紧,问道:“陈厂长,贵厂的藤器不会都出口吧?”
陈厂长道:“也那倒没有,还得给一些关系户留着,甚至有些可以当做国礼赠送给外宾”。
这一圈走下来,林维桢感觉收获颇丰,这一趟绝对来对了。
来黄岐之前一直,自己小瞧了南海藤器厂,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国企,没想到它不仅垄断了佛山的藤器业,本身还拥有强大的技术工艺,尤其是陈厂长,那是能在中央挂上号的大牛!
而且,藤器厂二十年前就开始做出口生意了,自己的算盘完全落空,想要在这上面分一杯羹,光靠美元开路是行不通的。
藤器厂别看规模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