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地仙境修士还提出,天地越是发展都后期,元气互相叠加的情况就越严重,而修行之人应该做的就是不断纯化自身的元气,追溯本源,达到类似形而上的状态后,在开始向下演变,将自己完美的镶入天地的循环体系。
李浩成转头看向其他的感悟,发现这些感悟虽然方向千奇百怪,但根基唯一,类似于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
想想也是,太阴峰是仙道正统,其中整合出来的天地观,自然来源于仙道体系,在他们看来,自然是炁为天地宇宙的根本,先天地而生的称为炁,后天地而生的称为气。
但李浩成不一样,有着前世知识积累的他,除了仙道天地观外,还学习过格物科学衍生出来的天地观,偏向于佛道梵门的天地观,以及一些纯粹哲学的天地观。
前者和后者虽然不适合九洲,却有一定参考价值,中间的佛门更是同样存在于九洲天地,并且李浩成学自地星的佛门功法,在九洲一样可以修行,那么地星梵门的天地观未必不适用于九洲,李浩成在整理自己天地观的时候,难免受到影响。
最后,今生李浩成的第二元神素舒,在小九州登临绝顶的时候,李浩成曾经借助祂的视线,看到了神祇眼中的天地。
数种不同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