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此时单论儒道境界,已经不比他的根基仙道境界差。甚至可以说是因为仙道境界的限制,使得他不敢让儒道修为继续精进下去,以免混淆根基。&1t;/p>
‘这就是人道之力吗?’李浩成突然有些理解灵台祖师将人道视为最成功的后天神道的原因。&1t;/p>
他这样近乎作弊的修为精进度,同那些只需要香火愿力的香火神祇,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一个是纯粹借助外来愿力,一个是以自身学识,引动人道秩序而已。&1t;/p>
李浩成的感慨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是被几位大儒叫到台上去,参加文会的第二场活动——十多位大儒的考验。&1t;/p>
诸位大儒考验都十分有意思,基本都是按照你先前表现出来的弱点进行,比如儒道的大儒就是针对李浩成的根基,提出问题,解题的过程也是李浩成自我调整根基的方法,秀家大儒则是针对李浩成的一些细节,通过考验他一些秀家的理念,引导他完善自身学说。&1t;/p>
不过,也有一些大儒并不会特地帮助李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