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心里,自己还是个外人。
侯泰想起早前自己几番说服,吴大郎还是坚持不肯退让的事情。
他不由在心里自嘲。
真是吃了多少豆,都记不住腥。
他轻吸了口气,刻意放缓语速道:“柳氏所在的江陵产粮不多,早前多是靠上山南那边补给。”
“但从汪家作乱,朝廷派兵之后,山南一地的节度使便换了朱家的人,朱家和梁家可是死对头,根本不可能给她一粒粮食。”
“可如今,咱们自己的粮食也不太够呢。”
失去临安,便等于失去钱粮袋子,吴大郎现在已开始精打细算。
“不碍的,”侯泰道:“今年的粮食不是早都入仓了吗?”
“泰山大人深谋远虑,想来一早便有准备,”他道:“咱们可是适当的分出一些,送与柳氏。”
“柳氏是个知恩图报的,定会投桃报李。”
“只靠徐家一家,定然可以保住南州。”
吴大郎挠了挠脑袋,迟疑不决。
侯泰见状只得道:“此时兹事体大,不如请示下泰山大人,看他老人家意下?”
吴大郎眉头微挑,看了侯泰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