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子,令人感触,一有空就出来找她聊天。
聊当年,聊现在,还聊到以后。
苏杏三十了,多了一层记忆等于多了一份经历,也有耐心和她聊。
工作室除了几位固定的老员工,其余全是可替换的新手。
他们都是文老认为的好苗子,特意挖进工作室给予锻炼。待他日成才,这些人能飞到哪里去哪里,他不强求。
刚才那位是人人称颂的大才子,有几分傲气,不服管,不屑接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平时能推则推。
“……作风有点像小林,但怎么说呢,小林没他那么讨厌。”张姐总结道,“像刚才那种情形,换了小林是直接说事,说完就走。”不会两副面孔。
关于这一点,苏杏是认同的。
林师兄当年经常对她用这招,而且态度比他恶劣多了。为什么不惹人反感?因为林师兄讽刺完了,会顺便教她一些东西。
但眼前这位师弟只想推卸工作。
如果今天被他忽悠成功,将来其他人就会模仿。
不是她把人心想得那么坏,而是人都有一种趋众心理。看见别人能够偷懒,自己不能就觉得心态不平衡,誓必想尽办法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