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
第三阶段,唐寅年四十,正值壮年,居于桃花庵,专心从事诗文书画,创作达到顶峰。
其时书法重又归返赵孟頫,并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风貌,以结体俊美婉媚、用笔娟秀流转的赵体为根基。
融入了李邕斜长的字姿、有力的笔法和生动的布势,于秀润中见遒劲,端美中见灵动。
第四阶段,唐寅五十,晚年。
历经大半辈子进一步看透世事,书法亦变为率意,并吸取了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求意取势的书风。
用笔迅捷而劲健,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韵味。
同时又融诸家笔法于一体,使结体、用笔均富于变化,并达到了挥洒自如的境地。
可以说,唐寅一辈子的字体多变,完全取决于生活,来源于点点滴滴的人生履历,最终成就了他一生荣耀。
李白脑海闪过《黄茅渚小景图卷》《落花诗册》《西洲话旧图轴》《山路松声图轴》等现代社会所看到过的拓本。
这些拓本上都有着唐伯虎字体从初学到晚年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