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并算不得什么要冲之地。
但凡事都有例外,因为国军第四十二集团军全力开往海南方向,开平成了必经之路,而敌人为了阻止第四十二集团军这一战术动作,必须占领开平,所以,此时的开平已经成为两军必争之地,也让此地成为了血肉磨坊。
说到开平之战就不得不先说说开平的碉楼。
开平是有名的侨乡,也是建筑之乡,之所以说是建筑之乡就是因为开平有数以千计的碉楼。
自明朝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明末时期,社会动荡,盗匪常常袭扰百姓,为保护村民的安全,芦庵公的第四个儿子,关子瑞在井头里村兴建了一座瑞云楼,也是开平的第一座碉楼。这座楼非常坚固,有防洪和防盗两项功能,一有洪水暴发或贼寇扰乱,井头里村和毗邻的三门里村的村民就到瑞云楼躲避。
1884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多屋被淹,开平赤坎三门里村民因及时登上碉楼而全部活下来。
1912年,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南楼。楼高7层19米,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