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祐所说的重量,即使是指一般的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也就是一千文文钱则重六斤四两,每文重二铢四丝,折合质量约克左右。
从这里就能看出,开元通宝的计量方式与数量和重量都息息相关!
并且从唐朝开始,大唐就采用新的度量衡,一两改为克,而并非过去的以二十四铢为一两的二十四进制为标准了,因此十钱为一两的新的十进制度量衡便由此产生。
随着二十四进制的铢两制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钱币的实际重量也不再以锱、铢、两的二十四进制去计量,而是开始以厘、分、钱、两的十进制去计量。
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丝,即是一文钱,每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起用这种新衡制换算非常便利,很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唐代以后各代铜钱的标准!
“这上面还能怎么做文章?”
只不过在李祐解释了之后,群臣百官都反而更加的茫然了。
“很简单啊,”李祐淡然一笑,“目前开元通宝的主要锻造材料,乃是青铜、白铜,这两种材料说贵不贵,但也绝不便宜,能使用这两种材料当货币,正说明我大唐的国力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