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房间,因为如果只有一个房间,那么你就遇到了一个没有解释的巧合。
再举一个更贴切的例子,考虑太阳质量。影响太阳的发光度,通过基本的物理计算就可以得出,只有在处于16x1030~24x1030千克这样一个狭窄范围内时,地球上我们所知的生命才可能存在——否则地球上的气温将比火星更冷,或者比金星更热。测量值正好是20x1030千克。乍看之下,可居住的值无疑是种令人困惑的巧合,由计算可知绝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分布于1029~1032千克的巨大范围内。然而有了旅馆的经验,我们便明白这种表面的巧合实为一个集合中的选择效应:如果存在多太阳系,其中心恒星和行星轨道有一定分布,我们显然应该生活在适于居住的太阳系里。
更普遍地来说,某些物理参量正好是可居住的观测值,这样的巧合可以被看作一个更大的集合的存在证据,而我们观察到的只是其中一个元素。虽然其他的旅馆房间和其他太阳系的存在,是毋庸置疑并被观测证实了的,但平行宇宙的存在还没有,因为它们不能被观测到。但是如果观察到物理常数的微调,那就可以通过和上面同样的逻辑来论证它们的存在(图14)。实际上,存在很多微调的例子,显示具有不同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