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精锐力量的作战,变数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现如今的杨奇不同,他在心中已经有了自己一个大概要走的计划路线,但是他设计出来的只是一个框架而已,这个框架是不会改变的,但是里面的一些细节却可以听取下面那一些人的意见,做出一些小小的变动。
而这一些变动是不可能会影响到他整体计划的框架,所以他现在已经习惯了这一种状态,底下的人也知道他们的讨论有很多的事情可能会被排除出去,不过他们非常的了解自己的实力,只要自己说的话,精细的部分可以流入到杨奇的计划当中,他们就满足了。
毕竟就像之前说的那样,在战场其实真正能够左右战场的并不是计划本身,而是指挥官的应变能力,想要让这场战斗完全的随着自己的心意去打是不可能的,因为战场有很多的变数,即便你摸清楚了对方的底牌底线,你也不可能做出精密的计算,说你派出多少兵力就可以消灭对方,缴获多少东西,这些都是不定量的。
所以指挥官也变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而计划其中的一些细节,随着这些指挥官的习惯和战斗方式做出改变,这并不是为了迎合他们,而是让整个计划变得充盈起来,这就好像吹一个气球,如果一口气把它吹满,或者是吹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