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恐怕他平乱以后便应回本郡牧守,而不该入京,至于圣旨和赏赐等,则由小黄门或黄门侍郎代表天子押运送达。
不过现在,因为雒阳城里关于北征事情传言纷纷,伏完和刘华自然不敢正正经经的给伏泉举办繁琐的冠礼仪式,只能一切从简。毕竟,真要是那么做,伏泉就得去伏氏的宗庙之地琅琊郡,很显然,伏泉去不了也不可能去。
终究是大汉如今最有前途的外戚之一,凡是和伏氏有点渊源,又不是坚定的自命清高不与外戚合谋的基本都来了。当然,这里面大概也有那些人忌惮伏氏身为两汉大儒世家的名望的原因,传承日久,不便不来,反正伏泉的这场冠礼,连外朝士人的领袖司徒杨赐都掺加,倒是令他费解不已,只能用后世那一句“政治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一句话来解释。
三日前冠礼所选的筮客倒是与伏泉有些缘分,正是经历生死后,与伏泉关系匪浅的蔡邕,其虽然和雒阳诸多权贵交恶,但是他这次来雒阳时,有不其侯伏氏的旗号罩着,倒是没有太多麻烦。
终究许多厌恶蔡邕的人,也知道他就是来不其侯府参加仪式便走,不会停留多久,自然不会太过留意,再说,真要对蔡邕动手,这不是明摆着打伏氏的脸面吗?除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