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其侯府里,无数人目视正堂,在那里,今天又会有一个少年人就此成年,并且以后他的名字必定会响彻大汉,在场之人除了来意不明者,几乎都会感到与有荣焉。
行冠礼有着一套规定繁琐的仪式,即要先加进贤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这三种冠都是先秦古冠,汉朝时已经发展出了好几十种新式冠,但在冠礼上还是以这三种古冠为主,在男子未成年之前,他们是没有资格穿戴这三种正式衣冠,进出任何场合与人结交的。
汉代人讲究“衣冠一体”,即每一种冠都要配相应的服饰:爵弁配爵弁服,皮弁配缁麻衣,缁布冠配玄端服,不能混用,否则就是“非礼”。
伏泉与众位宾客行礼后,入侧室换上玄端服,披发而出,稳稳跪坐蒲席之上,由伏泉的老熟人,随蔡邕前来的其侄蔡睦为伏泉梳头,并将头发盘在头上,同时用专门束发的帛带固定好。
随后,蔡邕捧着黑麻布制作的帽子,其名曰“缁布冠”。此帽朴实无华,起初是一块黑布,相传太古时代以白布为冠,若逢祭祀,就把它染成黑色,所以称为“缁布冠”,前高后矮,形制最为简单,地位也最低,而此番为伏泉戴冠的蔡邕曾经却又形象的称其为“委貌冠”。
后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