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城,位于长城以北,朔方郡高阙关西北方,乃是前汉武帝元封六年所建,初时乃为汉朝接受当时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由公孙敖筑,是大汉唯一一座真正为接受敌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
不过,因为受降城筑于塞外,与一座塞外孤城无疑,纵然其建造时坚固异常,但没有合理的纵深防御,故时而为汉匈二方所各自占有,反复易手。
自从本朝当年窦宪北逐北匈奴,“燕然勒铭”后,草原为趁虚而入的鲜卑所占,加之大汉受西北羌乱和东北鲜卑两面拖累,最终导致长城以外,鲜卑肆掠,再无汉地。
时至今日,这受降城如今已为鲜卑所占,因其位置属于西部鲜卑范围,故而如今在城内驻守的却是西部鲜卑兵马。
夜色深深,繁星点点,受降城上空漆黑如墨,皓月如凉水,高悬于夜空之上,伏泉率十数骑潜伏至受降城外,麾下两万余铁骑此刻正在后方十里外待命。
大概是鲜卑人没有得到汉军出塞的消息,又或者他们根本不会相信汉人即使杀了他们的前任首领檀石槐,也不敢出塞与鲜卑作战,所以受降城外巡视的鲜卑斥候并不算多,以至于伏泉麾下的汉军,竟然可以轻易的到城外而不被发现。
往前奔走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