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自前汉文帝以来,便已有之,至今,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但军屯为多。
军屯其意是以军队戍边屯田,寓兵于农,军屯养军,边防屯田,自给自足。此方法一则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的难题,二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构想。
前汉文帝时,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至武帝时,击败匈奴后,名将赵充国建议屯田於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以给养边防军。此法一直沿用至今,大汉三边之地,皆有边塞戍卒屯田,所有屯田的构想与实施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
至于民屯,便是政府组织无地流民屯田,开荒土地而已,不过随着中原土地渐渐早已被开垦,边塞土地一则不为政府重视,二则多交由胡人牧马守边,渐渐鲜有。
伏泉在朝堂上建议的屯田之策,其实并不算新颖,而之所以百官公卿震惊,却是因为伏泉所开口的第一句话中,所提及的假贷汉军缴获的牛马给招募的无地流民屯田。
毕竟,对于满朝文武公卿来说,这些缴获的的牛马,其实都应该是大汉朝廷用来贩卖,填补朝廷亏空的。虽然,自从刘宏开了西邸,他们也不知道朝廷现在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