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明的大汉名将,其实就是伏泉自己,如果抛开段颎之后投靠伏氏、宋氏外戚的因素,对他也是有些情感复杂。
若论功绩,段颎的战功当时汉末的骄傲,就是后世三国任何一人,即使是魏武曹操也很难与其比及,比及无论段颎生前的战功,实在太过显赫。
可若论人品,确值得商榷,毕竟段颎在政治上,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倒把者,和骑墙派一样,谁能给他名利,便投靠谁。这一点,其实无可指责,终究任何一个合格政客,都会选择这么做,只是,他最关键的,最不该的,就是选择了投靠宦官,投靠早就在大汉士人眼中,最为邪恶的宦官。
不出意料,和麾下诸将约好,段府门前场面却是有些凄凉无比,即使有着这次征伐鲜卑的功绩,皇帝刘宏下了不少旨意安慰段颎,甚至又给段颎子孙官职,可是依旧改变不了外朝士人对段颎的态度。
即使来时,伏泉早有心理准备,但见到此景,心中还是忍不住哀叹。这就是一个为大汉国征战了一辈子的名将,他只是为了要更多的名利而已,只是和很多士人不一样,选择了他们的政敌作为依仗而已,却在死后,纵然皇帝标榜他的殊荣,却依旧没有得到一个太尉死后,该有的门前门生故吏奔走悲迎的场面,实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