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太平道黄巾蛾贼,伏泉认为这个邪教团体很矛盾,矛盾的点就在于这个说要改换朝代、“致太平”的组织,一方面四处破坏,攻略郡县,另一方面,却是对于地方名儒,十分尊重,多有地方因有名儒在此,而未被黄巾蛾贼骚扰。
据伏泉所知,就是豫州境内,各郡县里,有不少地方因为有名儒在,而未被黄巾蛾贼侵犯,完全和他们以往对待各处村落百姓的方式不同。
比如,如今正在汝南的名士袁闳就未被黄巾蛾贼侵犯,导致汝南郡的百姓,因此就跑到袁闳的乡里避难,而黄巾军蛾贼对袁闳表示敬重,约定不去侵犯袁闳乡里。
又如,后来大儒郑玄从徐州返回老家青州北海郡高密县,途中遭遇数万黄巾蛾贼,当黄巾蛾贼得知是郑玄返回,都在路边跪拜,并约定不去侵犯高密县,打扰郑玄。
此番种种,都让太平道显得十分矛盾,袁闳出身汝南袁氏,却早已与从父袁逢、袁隗往来不多,他见当时正险恶混乱,然而家族富足隆盛,便经常对兄弟们感叹说:“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矣。”
所谓“晋之三”,却是指先秦春秋时期晋大夫、、至的合称,这氏三兄弟皆位列卿大夫,四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