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战以来,凉州军功豪强,和屡出将相的世族不同,他们大多数并没有因为儒经缘故,对于大汉和天子,有很强的归属和忠诚感。
在汉羌百年战争中,他们不断在汉人和羌人的控制下发展,深知家族就是他们的根,没有根就如无根漂萍,恐怕会肆意让人宰割。一定程度上,随着现在事态发展,这些凉州军功豪强,也生出了事有不对,就是冒死,也要回乡的准备,中原的繁华世界,大汉的高官厚禄虽好,但也好不过他们的根。
根在,则尚有崛起之机,根亡,即使成为三公九卿,也有可能一朝死于政治斗争!
其实,这些凉州兵将,所想这场叛乱难治,不无道理。想想自本朝立国以来,汉羌百年战争里,所发生的三次规模庞大的凉州羌人大起义,哪一次不是耗费大量时间、财力和人力才能解决的?
汉羌百年战争,哪一场不是旷日持久,特别是第三次战斗,如果不是后来出了凉州三明,要不是段颎段纪明在最后关头高举屠刀,杀得羌人元气大伤,说不得到现在羌乱依旧未定。
在这几场漫长的战争里,一代又一代的东汉名将,前仆后继,血战河西走廊,与羌人或胜或败,而无数的汉家男儿,血洒河西,魂归异地。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