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只有京师的主动征辟而已,毕竟这才能对得起这些人的身价和逼格。
而这样看来,蔡邕在后来接受董卓征召,开始时自己推辞有疾病,不接受董卓征召,这是真的不想入朝,还是和许多名士一样,故意装逼推辞,待到了合适时候也有待商榷了。毕竟,在董卓喊出那威胁之语“吾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后,蔡邕应命入朝,可是把他前半辈子想做的官都做了,甚至之后若非是董卓几年内衰败,不然说不得他能在董卓的扶持下,坐上那三公之位也说不定。
这么想来,蔡邕最后能为董卓叹息,从而得罪心计小人王允,从而惨死也说得过去了。董卓对他恩情不小,蔡邕作为至情至性之人,自然不会忘恩负义,能为董卓感慨几句,也是说明蔡邕对于董卓仇恨少而又感激颇多。
伏泉喊来问计的人不是别人,自是戏志才无疑,至于徐福,碍于他还年轻,虽有小才,但却是还为成长城后来的那位智谋之士,因此不便考虑。
将心中二事除了不该说的细细说明后,戏志才听到伏泉所托,顿感器重之意,捋了捋短须,思索一番,接连说了几句话后,便不多言。
“若皇甫冀州不可掌兵,则凉州之事,非将军主之。另麴义之主将,将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