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完任职司隶校尉满期后,在刘宏“政绩斐然,有才实干”的评价下,他已经被刘宏升为卫尉,成为当朝九卿之一,可以想见,只要有机会,三公空缺,伏完不是没有机会登上那无数人都渴望的大位的。
而这一切,还是建立在伏完如今才四旬不到的年纪,这样的升迁度,着实比一般人好的多了,要知道,这个年龄,有不少世族之人还在州郡为吏了!
当然,伏泉能这么快升迁,自然是有着外戚身份的优势,不然,以大汉虽没有特别规定,但相当于默认的潜规则一样,三公九卿没有五十岁的年纪,一般人是很难被提拔的。自光武中兴以来,在大汉的历史上,三公九卿除非是名声特别大,功绩特别高的臣子,才有可能提前升任这些职位,现在,伏完以不足四旬之龄,升任九卿,的确算是晋升不慢。
而且,卫尉可不是九卿之中的闲职,其可是雒阳的实权九卿之一,甚至在宫中,何进即使成为大将军,也不能和伏完相比。
卫尉之名,始于秦,为九卿之一,掌率卫士守卫宫禁。后汉朝兴起,承其制度,沿袭卫尉之名,为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之官。至汉景帝时,其一度改名中大夫令,后又恢复旧名。新莽时改为大卫,东汉时仍称卫尉。卫尉即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