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封赏。
毕竟,张奂已经封赏,另外两个不封赏显然不好。前者无论在政治上是何立场,但至死都算为大汉尽忠,而后者,虽在政治上有投靠宦官的投机之举,遭受无数党人士人非议,不过也算是至死为大汉奋斗,因此刘宏还是力排众议,给了另外两人子嗣,一个童子郎的身份。
这份赏赐,看似简单,但其实极重,毕竟,童子郎可是大汉二十岁以下的预备官员。倘若有人早早得到,只需要磨砺数年,至少要比他人早几年十几年,成为大汉的六百石到千石官,当初伏泉入朝为官时,也是得了童子郎的身份,再靠着家族背景,以及自己的功绩,才能平步青云,可以说刘宏的封赏不可谓不重。
张奂一共只有三子,长子张芝早已无心仕途,整日在家研习书法,自然不取。而次子张昶也是早已入仕,更是随张奂在征讨鲜卑中,立下一些功劳,仕途也算通顺,并且有着其父张奂的名望,想来日后继续升迁,没有太多忧虑。
因此,对于张家人而言,这份功劳也就只有还未成年的张猛最为合适,所以这小家伙,比历史上的他,更早的入京为童子郎。上了太学之后,便因为其父,被刘宏早早指派任并州小县,任一县县尉磨砺,直到现在被伏泉向皇帝刘宏请旨,调来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