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战刚一开始就损失多达五百多人,但是高句丽一方自李光胜至下面每一名士兵都自认为凭借着他们人数众多,且骑兵是对方三四倍,只要冲锋到敌人面前,展开近战之后,便是隋军溃败的时候。
所以,虽然高句丽援军短时间内死伤惨重,可后面的鼓声不绝,后排的士兵似乎对前面士兵地瞬间的伤亡也视若无睹,纷纷快跑两步补充上位。然后又纷纷倒在隋军下一轮或弩箭、或弩.枪、或顽石和火药包之下,不过他们后排的士兵在军官和号令的催促下又快跑上来补位……不得不说,这些年高句丽军队连年征战不休,只要是正规军队,战力都颇为不俗。
然而,李光胜等高句丽人根本不知道,他们今天所遇到军队的战阵训练、指挥模式、武器装备、作战理念,都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太多。这是王君临和聂小雨结合东西方一千多年军队训练和作战模式,又针夺这个时代军队特征,特意训练出来的军队。
第一排的高句丽士兵转眼已经死光,第二排高句丽骑兵也死了近半,但他们也逼到了拒马前,给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士兵创造了终于冲到近前的机会,然而三百步长的拒马架上三百根拒马枪一起刺了过来,虽然因为摩擦的关系刺速都不快,但第一排高句丽士兵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