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的步枪,载涵工厂也同样能拿到订单,载涵要做的和李牧在古巴时所做的一样,从其他工厂拿到货,然后贴上载涵工厂的牌子,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卖给清帝国。
问题是,当初李牧买的步枪说不善性能先进,但也不是老掉牙的货色,基本上还是主流武器,而载涵工厂购买武器不看性能,只看价格,甚至是那些破旧不堪的燧发枪,载涵也敢买下来送往清帝国。
这就是背景的作用了。
“别在乎他,咱们现在购买春田兵工厂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这几年,载涵工厂、柯尔特、温彻斯特咱们都要一一拿下,然后统一美国的军工市场,到时候咱们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李牧现在已经想通了,既然华盛顿那边鼓励兼并,那李牧就准备放手大干一番。
经济危机是催化剂,返回斯普林菲尔德之前,李牧和安德鲁·卡内基有过一番长谈,从卡内基-里姆钢铁公司的发展历程上不难看出,华盛顿希望美国出现一批能和欧洲公司展开竞争的大企业,所以对于兼并和垄断,华盛顿持开放态度。
这和李牧所知道的历史完全一样,事实上,正是1873年经济危机催生了一系列托拉斯企业,在经济危机之前,美国只有洛克菲勒一个亿万富翁,但在经济危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