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城的知青,这也算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遗留物了。
不管是家里的关系网够宽,还是自身的水准够高,稍稍有点能力的知青,基本都自谋出路去了。
所以这个纸箱厂,后来就变成了一个类似回收站的地方,接收的都是户籍在街道办所在地的“三无人员”。
既无能力、无门路、无追求,可想而知这种厂子,除了等着被市场大潮淘汰,基本没有别的出路。
听完老猫的详细解释,李瑜也感觉头疼不已,四五十个工人并不难养活,像是雪城纺织二厂,靠着李昂纳多的订单,都能养活四五百人呢。
可是如果四五十人都是来纸箱厂混日子,那可就真是一个大包袱了,这完就是只有支出,却无法创作的收益的无底洞。
“算了,我还是实地去看看,如果厂房确实不错的话,接收就接收吧,当时接待你的街道办人员,有没有报价?!”李瑜一边转身往外走,一边侧头去问老猫。
“他刚介绍完情况,我都没等他报价就跑了,就那些工人都够坑的了,还等他报价?多少钱都是亏!”老猫有些嫌弃的撇撇嘴,很是不以为然的样子。
两人一路谈谈讲讲,很快就走到了一片围墙圈起来的空地边上,围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