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白菜都是镶嵌上去的,白菜白色的茎是白玉,青色的菜叶则是翡翠。
“这雕工,应该是朱三松的作品。”王军断言道。
在明朝中叶之后,涌现出许多竹雕名家。其中,朱三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竹雕世家,祖上三代都是竹雕的厉害人物。
竹雕白菜笔筒就是他的代表作,不过,王军还是第一次见,朱三松将白玉、翡翠镶嵌到笔筒表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完美地完成这件作品。
“很出名?”苗霏问道。
“出名,刀工更厉害。”王军解释道。
说道朱三松,不得不提一提他的祖父朱松邻。王军就见过他的作品,竹雕松鹤笔筒,同样是难得一见的撼世之作。
筒身雕有老松一截,老干横披,瘿节密布。老树旁另有小松,盘旋曲折,松针纤细,枝叶繁茂。刀法洗练剔透,层次分明,重重叠叠,起伏而多变,为明代竹刻之精品。
王军还记得祁老的评价,深刻法亦为明代笔筒刻法之一,其典型特征是纹饰全部陷入地之中,有时下剔几达七八层,运刀如笔,玲珑剔透。
“那就值钱了。这翡翠就价值千金,虽然不是祖母绿,却也差不多水准了。”苗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