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民间几乎没有,也不为民间所知,至民国三年故宫第一次展览后才被社会所知。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奇绝,时代特色鲜明,传世极少,至为珍罕,备受世界收藏界推崇。
“真是珐琅彩的话,应该不止二三十万的价格吧?”有人质疑道。
要知道,珐琅彩瓷的胎质较一般瓷器薄得多,在第二次上彩烧造时极易破裂,就是造办处的一流工匠在烧制时也难免破损。
据说一次雍正皇帝命清宫造办处烧造一套五件酒杯,初次烧造就烧坏了两件,后来在雍正皇帝的严厉训斥下,小心翼翼直到三个月后总算烧制成功,其间匠师们竭尽全力,呕心沥血,摸索总结出一套烧制薄胎酒杯这一特殊品种的方法。
凭借宫中造办处的优越条件尚不能完全杜绝破损,其技术要求之高,工艺之复狡杂是可想而知的。技术要求那么高,工艺如此复杂的瓷器,能便宜吗?
如今,许多宋朝的白瓷都可能不止这个价格,何况更加珍贵的珐琅彩?
议论声传出来,让那几名学生更加心慌,三十多万已经难以承受。
“那也得看成色,珐琅彩也有品相不好的。”王军解释道。
所有东西,都只有精品才值钱,普通货色太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