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不错,这就是湖笔,明朝的物件。”平时,他都不舍得用,生怕用多了毛笔的毛会扫短。至于这支笔的来历,他没有明言,省得杨奕多心,不肯收下。
“关于湖笔,你知道多少?”祁老想要考一考杨奕。
杨奕在脑海整理了一下自己所见过的资料,才开口道:“湖笔的蜚声四海,当始于元。”
他解释,钱舜举的画、赵孟頫的字、冯应科的笔被并称为吴兴三绝。随着赵字的雄踞海内、朝野交誉,赵孟頫手中那枝握笔终日、日书万字而不败的冯应科“妙笔”,令名便不胫而走,深入人心。有元一代,湖州制笔能工迭出,冯应科、沈日新、温生、杨显均、陆颖等十余人留名史卷,“湖笔”之名就此奠定。
“你说的没错,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
宋元在江淮之间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拉锯争夺,宣城为之凋敝,笔工走避江南。而湖州则十分幸运地免受兵锋的洗劫,成为南宋遗民聚居之所。南迁的部分笔工徙居湖州,赖此江南硕果仅存的毛笔使用群体为生,并以他们的需求改进制笔工艺,湖笔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