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过了装裱,用纸、绢、绫等材料,对书画加以保护,如果离开了装裱工艺,就不可能留有现存于世的如此众多的丹青墨迹,因此,画赖装以传的观念,颇受世人的称道。
“从纸质来看,这张纸应该是明清时期的。隋唐之前,纸以麻料作原料,显得纤维较租,纸张不够细洁;隋唐之后,树皮被用来造纸,其纸质就比以前精细;北宋中期后,造纸原料多样化,纸质也呈现多样化了。”杨奕说得很清晰。
每次杨奕讲解,大家都会安静下来聆听,总能感觉自己有了不少收获。
一些对收藏不感兴趣的人,也忽然心生一股冲动。
实际上,民间收藏的字画仅以明清以后时期多见,这是因为纸、绢本身难于历经数百年保存的缘故。再加上造伪者的混淆,所以有人认为古字画中相当部分是鱼目混珠。
字体杨奕先别研究,而是研究右边的一个印章,非常醒目。
“这个印章印色是油质的,通常是清朝的特征。所以,我初步断定,它应该是清朝时期的字作。”
宋代字画作品许多不上印章,部分上盖铜印与玉印,印色有密印和水印。元代印章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为油印和水印。元代自王冕始用石料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