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几乎都是走东南亚那边的路子,虽然精品不多,但都是货真价实,光顾的客人也多。”中年人说道。
说着,就带杨奕他们来到店里面的一个角落,从架子上取下来一个葫芦瓶。
所谓的葫芦瓶,也就是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
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
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只见葫芦瓶身上有青花,是百子图。这种物件,用来给长辈贺寿,基本上没有问题的。
老人,总是希望自己子孙满堂,葫芦本身就有这个寓意,加上百子图,更加符合老人家的心意。
“这一尊瓷器,绝对满足你的要求。葫芦代表着……”中年人开始解释寓意,给这两个年轻人普及一些知识。
“老杨,这瓷器真不真?”他是说心里话。
一般行内人,都不会那么直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