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峰开始清清嗓子,讲了一段佛经。
“《心经》有云,佛度一切苦厄,那这些苦,指的都是哪些?”
随后林峰开始朗盛讲解起来。
“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指的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林峰的话很有感染力,一席话下来,让下面的尼姑以及俗家弟子低头沉思起来,场面不再是闹哄哄的模样。林峰给众人留下点时间领悟,紧接着又说,
“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
“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着觉得快乐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地看下去觉得快乐吗?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