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为免夜长梦多,张海把砖瓦厂的三台拖拉机部派到了公社,用一上午的时间把公社答应给的东西都拉了回来。
包括三十套桌椅,乒乓球台几个还算完好的书架和大约三四百本各种书籍。
经过一番布置,空荡荡的大楼里总算有了点东西。
八十年代初,人们正是文化饥渴最鼎盛的时期,新华书店里经常会出现排队买书的景观。
但公社这些图书一进入图书室,洼后的社员们像疯了一样地冲进图书室,废寝忘食的汲取文化营养。
公社给的这点书是根本不够用的。
万峰通过金关强让他注意废品公司,一但有什么旧书籍出现就帮着部买下来,另一方面他也出资五百元小队出资一千五百元,在新华书店又买了两千几百册的各类图书。
这回小队的图书室终于像模像样了。
每天晚上,图书室里都是人满为患,社员都是废寝忘食地看书读报,很多人开始后悔当初书念的少了。
大楼竣工,一建的人自然部撤走了,队部的改造也接近了尾声,鞋厂的设备也部搬进了改建的厂房。
那几位来自梨房鞋厂的师傅开始调试机器,因为有了实际操作,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