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队,到时候要好好地热闹一番。
热闹一下是应该的,热闹等于红火吗。
到今天为止万峰已经回来十二天了,那些苏联技术人员已经被南湾厂冲天的干劲所感染。
竟然自动地加入到这股洪流里去了,他们不但白天和南湾厂的人打成一片,夜晚在没有任何待遇的情况下竟然自己开始加夜班进行改良。
因为华国的技术工人在弄明白了这些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之后,竟然一口气提出了多达十几项的改良方案。
谢尔盖本身就是从苏联循环联合体出来的人,华国员工提出的这些改良方案就是苏联人都没有发现。
除了这些机床的改良,谢尔盖还参与到了南湾厂下一代发动机的研制中。
万峰也没防备这些苏联技术人员,他们就是把技术学去了也没多大用处,苏联马上就要解体了,到时候他们哪里还有心思研究科技。
当俄螺丝接过苏联的衣钵恢复这些科技研究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说不定南湾厂的发动机都面世了。
那时候的发动机技术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谢尔盖!将来有没有兴趣到华国来落户工作?”
“到华国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