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压下的钢材,他们的装卸压力非常的大。
按照现在他们一天六百吨的装卸量,如果不分流,除了共青城这边每天过来的五百吨,他们能处理嘞嘎哈货站积压的钢材每天也就一百吨,两万吨钢材足够他们忙活到明年冬天。
这样在这里分流出三百吨,他们每天就有能力处理三四百吨的积压钢材,有两个月就能处理干净。
抚远这边见站点了,把每天产生的新钢材大部分分流到抚远来,待思吉屯那边把积压的的货处理干净了,再分流一部分回去。
毕竟他要保证让自己的人先赚钱。
原本万峰也想让詹红贵效仿李广银那样组织个装卸队,但觉得詹红贵对抚远那里并不熟悉,当地的关系他有可能理不顺麻烦多。
自己又不能在这里帮他解决,最后就让他干个轻快点的没什么麻烦的活儿。
就是把每天苏联那边过来的钢材数量统计出来,一个月向自己汇报一次就可以了。
一年两千四百元的工资在当时已经是高薪了,纯粹的坐着挣钱。
唯一的缺点就是一个月大概回不了几次家。
“干!反正明年我家就到成山乡去了,那里离港口还能近点。你嫂子在家开店,我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