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光每天收购的大豆在一万斤上下毫无压力。
他的收购价比国家收购价还高了一分多,因此他收购大豆的工作比较顺利,每天到他这里卖豆子的农民络绎不绝。
收回来的豆子不能都在场院里堆着吧,他的油坊也效率全开,开始加工。
因为有当时比较先进的烘干加温设备,油坊的出油率始终稳定在十六个油左右,有时还能达到十七个油。
十月二十号,金龙鱼牌豆油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正式上市。
南湾集团首先订购了二十吨的全年用量,服装厂紧随其后订购了十吨。
南湾集团现在就是这个将威工业的风向标,南湾集团若是往东跑,后面保证没有奔西边去的。
那些配套厂领导一打听,这个刘胜光是万峰的小学同学,这事儿也就不用人指点了。
你三吨他两吨地也订购刘胜光的豆油。
还担心豆油卖不出去的刘胜光傻眼了。
五十万斤大豆听着不少,也就二百五十吨左右。
就算油坊的出油率维持在百分之十六这个高点上,一吨大豆也不过出三百二三十斤油。
二百五十吨豆子能出八万斤油,也不过四十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