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针因地制宜在四合院里盖起了小房。他们管这种房子叫“自建房”。
自己找建筑材料、自己砌墙垒砖且自己居住的房子。当时建自建房的潮流风靡了全京,可以说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都未能幸免。而且还带有公家的性质,都是占的公家的便宜……坦然的占用。当时各个工厂和机关单位对自己职工在平房院里建自建房是支持的。有的后来竟然托关系拿到了房本……
结果,到了现在的九二年,很多地方已经乱的不成样子,韩枫看到的文化部牵头要深入整改,解决城区居住条件差的问题,整肃内城特别是中海附近的城市形象,这个事儿也挂到了改革的发展线上。韩枫转这一圈儿下来,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和12个老头,40几个大妈,60多个年轻人闲聊,百分之九十五都想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住上能有上下水的楼房,盼着政府早点儿能拆到他们这儿。看到了四十多本已经又从公产转回私产的房本,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可不可以卖,有的说能卖,有的已经卖了。也听说有人看房,给500块一平的有,给800的也有因房而异。都嫌破旧和政策不明白,问价的多真买的少,当然卖的更少。卖了住哪儿去啊?
完整的属于同一产权的大到300平小到100平的假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