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歌赋与评论文章,就是康采恩短期内所不能决定的事情了,倘若能够为孩子们多留一条出路,那自然也是很不错的事情,而且他也需要在大宋朝廷的内部,尽早地安插上自己的嫡系士人。
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会考虑自己去参加科举,或者是晏殊等人参加过的童子试,并就此进入仕途之中,以便更早的成为领袖群伦的精英。
话说如果他的父亲在这里的话,说不定能够撑起这所学校的半边天,毕竟他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是个近乎全开的理科生,只可惜如今的她并不方便与身在内地的父亲取得联络,甚至妹妹的病情是否已经好转这样重大的事情,也没有任何途径去得知。
心里盘算着这些弯弯绕绕的更惨,并没有注意到人群之中有个四五十岁男的老者正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当他终于进行完今天的阅卷工作,并将前三名的奖品发放下去之后,那位老者才缓缓踱步走到了他的面前。
“在下胡瑗胡翼之,祖籍陕西路,因要调往金东路密州担任推官,故而进京递交家状。不料却见识到小郎君这奇异的注音之法,不知小郎君师从何人,又从何处学得此法?”
康采恩没有想到,这几天的露天教学,竟然意外的收获了一条大鱼,胡瑗,世称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