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康采恩在某些时空的力量积累,还没有让他宽松倒只需关注宏观层面,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
至少隋朝末年的情况,于他而言还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是他常用的穿越坐标,现在已经陷入了一团混乱之中,在康采恩大量召集难民和工匠家属的同时,杨玄感的反叛计划也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之中。
并不愚蠢的他,当然意识到周边的人口正在急剧减少,因为他募集兵员的效率正在大大降低,不过,现在的他可没有功夫在乎康采恩这股山贼,根据李密的建议,他准备打着消除暴政的旗号,纠集足够的武装力量之后,再想办法对付康采恩。
杨玄感认为此言有理,且与他的造反计划并不冲突,于是便将侧重点放在了拉拢盟友,发展势力这方面。
受益于他老爹当年布下的恩泽,他顺利的忽悠到了不少加盟者,其中甚至包括正在追随杨广征战辽东的兵部侍郎斛斯政,至于元务本这样的低层官吏,更是多得不胜枚举。
康采恩甚至还知道,前任左武侯大将军李子雄,也对当今皇帝杨广颇为不满。两人一旦搭上线,必然形成同流合污之局面,以此人在兵法韬略上的造诣,倘若能够有机会单独造反,必然会取得超过杨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