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授田制度,对于人口相对稀少的春秋时代来说,无异于有着巨大的空间进行运作。当然,和秦国不同的是,康采恩只拿出了新占领区5到6成的土地用来分配,而且他并不是分配这些土地的所有圈,而是将土地上面的收入划归到战士们的名下。
不过这就已经足够让将士们满意了,毕竟他们在此之前是一分土地也没有的鱼猎手。
这是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麻烦,首先就是康采恩对于军功的认定过于严格,甚至造成了不少的冤假错案,绝大多数在之前的战斗当中,拥有着两位数斩首功的人,也只不过拿到了个位数的功劳而已,这当然引起了不少的议论和反对,但当功劳等级与田亩数量的列表被贴在山寨之中以后,这种声音迅速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毕竟,在功劳上受到损失的可不只有勇武的人,那些本来就没有几份功劳的家伙,更是有人险些没有拿到田地。
这样算下来,勇武的人还是受到了集团的充分照顾,即便是在功劳上唱个一两等,也会在田地的分配上拿到不少的优势,以至于当一些与猎手们兴奋的跑回家里,将得到两百亩田地的消息,告诉他们父母的时候。略显落魄的家里登时就有陷入到了癫狂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