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真如同康采恩想象的那样,发生了让人惊喜的逆转。
虽然汴京城里谣言四起,但皇帝显然还是做出了他认为正确的选择。
而站在康采恩的角度想来,皇帝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暂时平衡各方的利益。
这一天闹到来自汴京城的之一,终于出现在了康采恩面前。
前来宣旨的这位宦官,康采恩并不熟悉但这个人似乎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摆着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对于现在的康采恩来说,有这样的一副表态也就足够了,现在他都已经做好了被人索贿的准备。
但有些人用来调侃封建制度的事情,最终还是没有发生,这大屏406的,甚至在他和周围亲近的人摆上一张香案之后,便被抑扬顿挫的朗读了出来。
康腾已经对政治这种东西不怎么感冒了,他的修养不高,但他也不相信圣旨的内容,能够在多高的修养上,将皇帝要传达的意思表达的清楚。
尤其是在这个各方都很关注的时候,准确无误的表达似乎才更能消散周围的烟雾,也更能得到皇帝的欢心,所以负责草拟这道圣旨的官员,一定不敢在这样的旨意上耍弄自己那三笔两画的所谓文采。
所以康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