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这”
闫忠万万没有想到,康采恩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已经活了三四十年,也从来不曾想过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一些儒生注定要打理家族的生意,也有一些人自甘堕落去做那贩夫走卒之徒,但是真正有志向的儒家学者是不屑于做这种事的。
他不禁好奇的看一下抗台,想起这个孩子刚才恰巧说过,他买官鬻爵所花的银钱正是通过经商得来的,他还认为这样的方式要比那些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要干净一些。
当时,闫忠没来得及反驳他,那是因为当时的抗台正在批评宦官执政的残酷现实那是包括闫某人在内许多人的共同点,因此闫忠根本就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其实他并不认为这样说是对的。从一个纯粹的儒学者的角度来讲,无论是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还是去经商所得来的钱财,都是相当肮脏的,根本就没有谁比谁更好一些的说法。
因为这个时候经商的主要手段就是欺骗,虽然大多数人都讲究以诚立信,讲究归讲究,真正落实下去的人并不多,这一天基本上到了后台,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在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假货泛滥几乎成为了某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比如说出产自,这是某些地方的皮鞋,就一烂脚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