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王沿甚至也可以到那里去重新奋斗,说不定以后还有继续鹤熙下交手的机会均不见,谈及那个斯也是吃过败仗的,和他依旧屹立于潮头而不倒,凭什么王沿吃了一场败仗之后便淡出了宋朝的历史舞台,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可是就在康采恩为他们父子两个打抱不平,并且试图为他们安排后路的时候,到达了泾原路的康采恩却意外的受到了王沿的责难,被责难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刚才此次变动官职之后,只带来了4000人,参加这次可能规模非常宏大的保卫战。
要知道他在河东路的时候出动的兵力可有10万之巨,就连当时的李元昊也断然没有想到会在他手里吃下这么一场败仗,因为宋朝一直奉行的就是虚妄手中的策略,因此,边远之地并没有多少兵力,这也正是李元昊等人能够迅速做大的原因。
而除了康采恩之外的那些人,尤其是范仲淹在内的各路边帅手中的兵力,虽然因为近些年来的各种招募活动而迅速增加,但是,数量的上升不意味着战斗力的上升,它只能让李云浩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不得不谨慎,而没有主动出击,并且取得胜利的把握。
因此,各路的准备工作大部分都是以精锐突前防御,甚至可以准备发起反击,但主力还是要留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