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钟声有三下、七下、十八下、三十六下、一百零八下的叩击鸣法。
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百丈清规·法器》
也就是说,根据早晚,活动的不同,敲击次数也不同。
寒山寺的钟声尤为著名。
因为有一个唐朝诗人,写了一首《枫桥夜泊》,上了初中课本。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么问题来,寒山寺距苏州河有二十五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s,张继晚上船时间是下午四点整。
请问,他晚上吃了几个包子?
李达看着钟楼里这座古铜色的大钟,脑里闪过这么一个无厘头想法。
天上漆黑一片,零星的星辰闪烁,古楼、铜钟、菩萨、佛院,给人一种肃穆悠长的感觉。
小学课本中的说法,声波频率越低,空气吸收就越少,所以传播的越远,钟声、雷声、虎豹之声,无不如此。
苍凉沉郁的钟声响起。
一百零八下,清净烦恼钟。
李达坐在黑暗中,就像是自己融入了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