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护军韩世忠自身难保,兵微将寡,左护军刘光世畏敌如虎,被收兵权,张俊中护军增加至十多万人,在宋金决战的当口直接撤兵走人。
只有岳家军不肯走,还要打。
因此,只有这只孤军与金兀术数十万大军相持。
不过,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岳家军的兵力也不少,把民团、义军和收编的盗匪都算上,也差不多有十万人。
历史上,这么些人有忠有奸,扑朔迷离,萧南是不怎么弄得清楚的。
他只知道身体记忆告诉自己,这位分兵来此,与张宪大军夹攻金兵的王总管,无论怎么看,都有畏敌不前的意思。
或者说,他在观望,并不想首先直面金兀术的主力兵锋。
在萧南本人来看,这种做法也本无可厚非。
按理来说,行军谨慎,待主力靠前,再集结优势兵力一鼓而下,破掉金国大军,这是老成持重的行军方针。
但是,不知为何,杨再兴却是率领三百精骑,出城野战。
他从早战到晚,直把三百骑兵损耗殆尽,却仍然没看到王贵的大军发起救援或进攻。
最恼火的,在萧南的印象中,出击之时,杨再兴竟然还立下了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