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神女庙不设香火案,不收香火钱。
这还得回到之前说,革命小将拆不了庙,就拿庙的土地出气。将五十亩良田收归公有,分到神女峰下的村子里去。
神女峰下的农民,哪里不晓得神女的威力?要了土地,怕神女怪罪。不要土地,又过不了革命小将这一关。后来有人想了个办法,如数将田接收下来,派专人精耕细作,每年所获,悉数送去庙里。
土地分了下去,农业税和必交的储备粮却不能少交。山下的农民只能咬了牙,将税务全部压在原来的田亩册子上,搞得神女峰下的农田,比别的地方要多出一倍的税款和公粮。
其时庙里的和尚不多,年轻力壮的都逼着还了俗。剩下几个老弱病残,也吃不了那么多粮食,于是与山下的村民商议,以后打的粮食不用全部交给庙里,只需满足几个老和尚的口粮足矣。庙里又没什么可以储备粮食,便将口粮每年分几次,以上香火的名义送到庙里去。
到后来有人传说神女很灵,来往的香客也就多了起来。香客敬香,不是烧一柱香火就可满足。在香客们看来,敬香不纳香油钱,总觉得心没尽到。于是有人来敬了香后,从兜里要摸出三五十块钱来,供奉在香案之上。天长日久,来敬香的香客,都会如法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