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中,并在先帝驾崩后,由太后和继任的新帝开启密诏,再放回原处。
待到册立太子,告拜祭庙的前一晚,由一位近支辈份最高的亲王再次取出,并监督执行,若有违背,则可于翌日大典之上直接择贤册立皇太弟。
显然,立皇太弟这道规矩,与杀母立子这道隐于暗处规矩互为制约。
因为,巽国素来是立长子为太子,这不啻可以免去为了皇位,皇嗣相争。而杀母立子,又能防止皇长子登基后,子少而母壮,外戚专政,恣乱前朝。
这亦是巽国开朝皇上驾崩时所立下的一道密诏。
在此基础上,以帝王二十五岁为限,是让后宫,若因这道密诏外泄,导致无人愿诞皇长子时,加以约束,以免帝嗣因此薄弱。
可,即便如此,轩辕焕登基三年,直到现在,才有了第一名皇子。
表面的现象是一直屡屡有怀得子嗣的嫔妃小产。
内里的原因,无非有二:
其一,对于不知这道密诏的大部分后妃而言,谁诞下皇长子,即为太子,哪怕,不为中宫皇后,待到太子即位时,始终,是会尊为太后之尊。是以,宫内倾讹日盛。
其二,极少数后妃是晓得这道密诏的,譬如那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