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莫非你认为不行?”子思淡笑着说道,“我看你这是嫉妒。有本事你也叫别人写出一篇表达你们道家思想的文章来,只要文采风流,我照样给他上《圣道》。”
“这样的人天才可找不出来,而且李长生写这篇很可能是妙手偶得,要他刻意的另外写一篇也是很难。”刘安说道。
七大学院的思想典籍,行文都很古板晦涩。而李长生的这篇文章却是文采斐然。读起来朗朗上口。诗词歌赋往往要比古板的典籍更容易流传,传唱更广。李长生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因此子思才说他这是嫉妒。
“李长生的诗词天赋妖孽,他日又将会是一个求凰公子!”台下有人称赞道。
这个称赞就有些可笑了,李长生有自己的文道,又岂是他人能够局限得了的?说这话的人还自以为是在称赞李长生,然而如果被李长生听到的话,绝对不会接受这种称赞。他的记忆中有无数的风流文章,又岂是一个求凰公子能比的?
而且这句话的本身就认为现在的李长生,在诗词方面不如求凰公子。
“说的不错。”这样的称赞居然还有人自以为是的认同。
“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战胜了李凌。”非乐公子摇摇折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