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恩工作过的地方,这些村庄里,哪一家没有为革命出钱出粮?又有哪一家没有被日本鬼子烧杀抢掠过?又有多少人为革命流汗流血?可是,革命已经几十年了,这里为什么还是贫困依旧、落后依旧?
一群良家妇女,仅仅因为12元的工资,就肯在荆编厂忍受贾敬东之流的凌辱?
尧谷村的医务室,曾经是白求恩为八路军做过手术的地方,为啥几十年过去了,这里还照样缺医少药,以至于把他这个半罐子水的医生当成宝贝?
倘若,有一天,太行山的资源要能得到开发利用,经济发展起来了,这里的人们还会苦于没有门路要逃离大山吗?苏教授们能够在这里寻找到他们的身心的家园吗?
高高的太行山、深深的太行山,它曾经敞开胸怀,容纳了百万抗日儿女、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将来会有那么一天,它会迎接来百万建设大军吗?老区的人民会迎来繁荣和振兴吗?会的,那一天会到来的。
杨改改拿着她那份盖有地区劳动局,县劳动局,公社革委会,大队革委会,以及省建八公司公章的劳动合同时,其心情,和现代的农村青年拿到了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一样,既兴奋又骄傲。
杨庄村的姐妹们,一个一个的传递着那份劳动